历史地理知识|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甫是不是晚唐诗人


请问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唐代的诗人 。
介绍:杜甫(712-770) , 字子美 , 汉族 , 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 , 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
评价: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 , 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 , 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 , 讲求炼字炼句 。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 , “体沉郁之幽思 , 文丽日月” , 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 , “至于沉郁顿挫 , 随时敏捷 , 而扬雄、枚皋之徒 , 庶可跂及也” 。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 其诗歌风格的形成 , 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 同时 , 杜甫处于盛世末期 , 少时有雄心壮志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 , 国运衰微 , 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 ,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 , 趋近现实主义 。
杜甫是那个朝代的诗人?杜甫是唐朝诗人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 ,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 , 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
三十五岁以后 , 先在长安应试 , 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 , 向贵人投赠 。 官场不得志 , 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
天宝十四载(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潼关失守 , 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 , 虽然躲避了战乱 , 生活相对安定 , 但仍然心系苍生 , 胸怀国事 。
【历史地理知识|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甫是不是晚唐诗人】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中期的著名诗人 , 被称为诗圣 。
一、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二、他生于公元712年 , 卒于公元770年 , 字子美 , 汉族 , 祖籍襄阳 , 生于河南巩县;
三、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 被后人称为“诗圣” ,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 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
四、他的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饮中八仙歌》等名作;
五、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 他有“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 , 但后来声名远播 , 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 , 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六、诗作名句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 。
七、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风格多变、对仗工整 。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 字子美 , 汉族 ,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 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 , 举家迁入巩县 。 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 , 再到杜甫 , 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 。 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 后徙河南巩县 。 [1-2] 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