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眼病诊疗能力,湖南有个眼健康诊治新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今天一天我们都在(湖南)湘潭地区的几家医院做督查 , 了解他们开展眼科能力提升项目的现状和困难 。 ”湖南眼底病专病联盟主席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视网膜专病中心负责人罗静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已经是周六的晚9点 , 从声音中都能听得出疲惫 。
罗静主任提到的眼科能力提升项目是湖南省县级公立医院眼科能力提升项目 , 至今已启动一年左右 。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帮扶模式 , 该项目是在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指导和支持下 , 旨在探索“以专病为切入口 , 聚焦县域、省市县三级联动、农村包围城市”的湖南眼健康新模式 , 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 , 利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黑科技在眼病预防、诊断和随访等应用 , 提升基层医院眼病早期筛查能力 , 促进眼部疾病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
提升基层眼病诊疗能力,湖南有个眼健康诊治新模式
罗静主任在边城花垣县人民医院为糖尿病患者做检查
从眼底病切入 , 为基层医院增患者、提能力
“其实 , 在2017年的时候 , 我们湘雅二院眼科唐罗生主任就牵头成立了跨区域眼科医联体 , 覆盖湖南省各市州及所属县市眼科 , 以及其他省份多所医院眼科 。 ”罗静主任谈及在5年前就重视与基层医院双向互动时回忆说 , “省级大医院专科医生非常忙碌 , 工作量非常大 , 我们眼底病专科医生的手术很多时候都是从早上做到晚上 , 甚至凌晨两三点 , 很多年都是如此 。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眼底病专科医生太少 , 且都集中在我们这样的医院 , 而很多基层眼科的能力太薄弱了 , 基层的患者都涌向了城市 。 ”
因此 , 从2017年开始 , 湘雅二医院眼科医联体就走向基层医院就开展了查房、义诊、“手术帮扶”、眼病诊疗培训等工作等 。 为了加强区域的眼底病医生联动 , 2019年成立了湖南眼底病专病联盟 。 2021年湖南省县级公立医院眼科能力提升项目推广后 , 更是对纳入项目的190家医院分区域启动眼科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分区域的眼底病诊治规范化培训 。
之所以要从眼底病切入 , 罗静主任表示:“近年来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相关视网膜病变、老年人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青光眼等发病率逐渐上升 , 成为眼健康的主要杀手 , 不少患者由于错过救治时机 , 导致不可逆性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而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以通过无创方式直接观测到血管和神经的部位 ,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疾病 , 及时治疗可以挽救这些患者的视力 。 ”
用AI赋能 , 让眼底诊疗更快、覆盖人群更广
不同于以前的传统方式——派省市医院的眼底病医生到基层做义诊 , 罗静主任团队牵头的湖南省县级公立医院眼科能力提升项目利用智慧医疗 , 开启了远程会诊模式 ,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及时便捷地进行眼底病诊断 。
罗静主任举例介绍:“一名患者来自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的龙山 , 距离长沙有500多公里 , 以前如果他驾车来市里看眼底病 , 需要6个小时左右 , 现在 , 当地的医生可以先用眼底照相机拍一张照片 , 只需要1分钟左右 , 就可以通过鹰瞳AI人工智能识别、筛查出眼底病 。 当地的医生收到反馈后会将眼底照相远程传送给我们 , 我们再次对眼底影像进行甄别 , 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 给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 整个过程快速而高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