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效应”告诉我们,独木不成林

01
俗话说:“人为财死 , 鸟为食亡 。 ”
在利益面前 , 每个人都会以理据争 。 毕竟 , 得到了钱财 , 才能更有面子 , 才能享受生活 , 进一步还能投资兴业 。
《荀子·宥坐》里写道:“聪明圣知 , 守之以愚;功被天下 , 守之以让;勇力抚世 , 守之以怯 , 富有四海 , 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 ”
真正的人生赢家 , 不会让自己圆满 , 而是用笨拙保持智慧 , 用礼让维护功劳 , 用软弱保持勇气 , 用谦卑守护钱财 。
敢与人争 , 这是勇气 , 敢于不争 , 是更大的勇气 。
因此 , 在利益面前 , 要争其必然 , 得失淡然 , 顺其自然 。
“集聚效应”告诉我们,独木不成林
02
与人换利 , 互相成就 。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下雨天 , 一个叫慧生的小禅师走出禅院 , 看到门口有几个商贩 , 因为生意冷清 , 拿起自家的东西 , 慢慢品尝 。
卖杨梅的人 , 吃得口酸;卖香干的人 , 满嘴发麻;买烤饼的人 , 嘴巴都起泡了;卖西瓜的人 , 肚子发胀 。
慧生把他们手里的四样东西 , 都买下来 , 大快朵颐 。
商贩有样学样 , 互相交换吃 , 顿时就口齿生香了 。 后来 , 客人来了 , 他们还互相介绍 , 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
“集聚效应”告诉我们 , 独木不成林 。 不管你一个人多大的力量 , 也不能撑起一条街 。 唯有抱团取暖 , 才能共赢 。
如果你不愿意给别人一定芝麻大小的好处 , 凭什么要别人帮助你呢?你帮人一次 , 也许得不到回报 , 但是你帮人一千次 , 总有那么几个人 , 会回报你 , 并且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
有道是 , 前人栽树 , 后人乘凉 。 与人交换利益 , 就是一起种树的过程 , 假以时日 , 大家会成就一片森林 。
03
懂得让利 , 薄利多销 。
把利益给别人 , 还不计回报 , 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
有人说:“生意的本质是赚钱 , 加快周转是关键 。 ”
利益过去了 , 又回来了 。 来来回回的速度快了 , 那么你从中得到的利益 , 也多了 。
老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 ”
作家王世虎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家楼下有两个卖卷饼的大姐 , 一胖一瘦 。 瘦大姐让顾客先买单 , 再做卷饼;胖大姐会先做好很多的卷饼 , 也鼓励顾客自己做卷饼 。
有时候 , 顾客很贪心 , 做一个卷饼的材料 , 耗费两个卷饼那么多 。 瘦大姐不理解 。
事实上 , 胖大姐赚的钱更多 。 因为卖卷饼的时间 , 集中在早晨 。 她忙不赢的时候 , 顾客变成了帮手 。
我的一个朋友 , 总结自己的生意经——右手精打细算 , 左手慷慨大方 。
深以为然 。 朋友算是真正把生意做精了 。 对别人大方 , 就是对自己客气 。 赔笑、送礼、及时换货、常常打折等方式 , 都是商人的“生意经” 。
“集聚效应”告诉我们,独木不成林
04
及时舍利 , 留住人情 。
如果让你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 , 并且注定没有回报 , 你会答应吗?多半 , 你会摇头 。
谁的钱 , 都是血汗钱 , 不是大风刮来的 , 凭什么要拱手让人 。
现实生活中 , 却有这样的“笨人” 。
比方说 , 小说《胡雪岩》里的胡雪岩 , 他在钱庄打工的时候 , 遇到了想要升官的王有龄 。 为了帮助朋友 , 胡雪岩向钱庄借钱 , 然后送给王有龄 。
后来 , 王有龄没有直接拿起给胡雪岩 , 但是在信息、人脉等方面 , 给了很多好处 。 这些是无形的财富 , 就像泉水一样 , 不断涌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