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银中杨扦插栽培管理技术


银中杨扦插栽培管理技术一、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沃、充分熟化的沙壤土 , 排水良好 ,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 进行秋整地 , 翌年扦插为最好 。 将育苗地深翻20厘米—30厘米 , 整平耙细打拢 , 起60厘米—70厘米宽拢 , 有条件可翻地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

垄作扦插育苗根据实际情况:水稻茬地或其它茬地等低洼地块整地 , 必须是秋季翻地后 , 如果土质结块 , 当年不易耙碎 , 可以在来年春天耙地打拢 , 使土壤松散 , 效果较好 。

二、插穗的采剪与保管

银中杨以秋采春插为好 , 割完后进行入窖假植处理 。 割条的时间在当年11月份以后或次年3月份前进行 。 选择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 , 木质化程度好的萌条做种条 。 2月末开始将种条剪成12厘米~14厘米长插穗 , 小头直径在0.6厘米以上(视木质化情况可降低径级) , 顶芽要饱满 , 距离上剪口1—1.5厘米 , 剪口要平齐 , 光滑 , 无毛刺 , 不劈裂 , 做到上平下斜 , 每100穗1捆为宜 , 最好分好级 , 便于苗期管理 。

割萌条(采条)必须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 , 因为这一时期 , 所含营养物质丰富 , 扦插成活率高 , 采条可用镰刀或修枝剪 , 采条注意留桩 , 斜不劈裂 , 不过大 , 母根留根大约3厘米—5厘米 , 不损伤树皮及休眠芽 。

保管时 , 可放入苗木窖 , 用干净湿润的河砂埋藏 , 窖内温度保持在0℃以下 。 在没有贮藏条件的地方 , 可选择房屋背风阴凉处挖埋藏沟 , 底部细湿砂铺一层 , 砂穗相间成层放置 , 剪口平面向上 , 每摆放一层要盖一层湿砂子 , 高度最高不能超过1.5米 , 防止发烧 , 最顶层盖10厘米以上的湿砂子 , 有条件可放一层冰块及雪 , 避免在扦插前插穗升温 , 周围一定要封严 , 定期检查 , 防止失水风干或由于天气气温上升出芽、发热霉烂 。

三、插穗处理及扦插

银中杨穗插前要全部浸入水中 , 由于水浸后内部水分充足 , 促进内部物质转化 , 皮层软化 , 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 扦插后不需大量吸水 , 减少浇水次数 , 以使地温增加促进生根 。 浸泡时间 , 一般在24小时—48小时即可 。 用ABT生根粉浸泡效果较好 。 用惠根粉效果也很好 , 但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

扦插育苗时间一般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温度而定 , 一般在气温达到12℃—16℃ , 土壤温度稳定在8℃—11℃时开始 , 大约在5月8日左右 。 如果春季回暖晚 , 地温低 , 插穗又保管得好 , 可以适当推迟扦插 , 但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 , 否则 , 插插时间过晚 , 要增加灌水次数 , 以保持地表温度 。

扦插密度 。 垄宽60厘米~70厘米 , 株距10厘米 , 扦插时下切口垂直插在垄上 , 上切口与垄保持水平 。 扦插前将苗圃地灌透底水 , 使土壤软化 , 以保证水供应和防止扦插时擦伤表皮 。 扦插后还要灌透水 , 以使土壤与插穗接触紧密 , 提高成活率 。
【【栽培】银中杨扦插栽培管理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