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汽车销量最新排行榜单 一月国产新能源车销量

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3.17万辆,同比减少6.3% 。受春节假期提前至1月,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年底退出导致消费提前释放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乘用车1月销量同比出现罕见下滑 。以下为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售情况:

纯电汽车销量最新排行榜单 一月国产新能源车销量

文章插图
比亚迪汽车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尽管1月国内新能源销量整体同比下降,但进入销量前10的比亚迪汽车、特斯拉中国、长安汽车、理想汽车、一汽红旗以及华晨宝马销量仍保持了同比增长 。1月,比亚迪汽车销售139755辆,同比增加50.6% 。从销量来看,比亚迪汽车是国内唯一一家新能源销量突破10万辆的汽车企业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汽车仍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
特斯拉中国1月宣布大幅降价,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 。从销量来看,特斯拉中国降价对销量起到了明显提振作用 。1月,特斯拉中国销售26843辆,同比增加38.8% 。
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增长快 阿维塔11销量破千
长安汽车1月售出18129辆,同比增加84%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凭借新推出的深蓝SL03、长安Lumin、阿维塔11保持了销量持续增长 。除长安汽车外,进入销量前10的自主品牌企业一汽红旗销量也实现同比增长 。1月,一汽红旗销售8051辆,同比增加690.9% 。在自主品牌企业中,吉利汽车、广汽埃安都是重要的新能源企业 。1月,吉利汽车销售10283辆,同比减少40.9%;广汽埃安售出10206辆,同比下滑36.3% 。
理想汽车进入销前量5强
理想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少有的1月销量保持同比增长的企业 。1月,理想汽车销售15141辆,同比增长23.4% 。除理想汽车外,蔚来汽车1月也进入新能源销量前10强 。1月,蔚来汽车售出8506辆,同比减少11.9% 。哪吒汽车、小鹏汽车以及此前销量一度大涨的零跑汽车则销量大幅下降 。1月,哪吒汽车销售6016辆,同比下降45.4%;小鹏汽车售出5218辆,同比减少59.6%;零跑汽车销售1139辆,同比减少85.9% 。
合资品牌方面,华晨宝马1月新能源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售出7137辆,同比增加36.6% 。华晨宝马新能源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宝马3系纯电车型的增长 。据数据显示,宝马3系纯电1月售出3624辆 。据媒体报道,宝马3系纯电目前在一些地区的新车终端价格近期直降10万元,裸车价格仅24.99万 。在整体上,宝马3系纯电大部分地区的终端优惠幅度也能达到5-6万 。宝马3系纯电目前以价换量的策略显然也受到了市场认可 。除华晨宝马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也是合资企业中新能源的重要玩家 。1月,上汽大众销售3936辆,同比减少42.6%;一汽大众售出3503辆,同比下滑36.4% 。
再看一下车型销量排行:
纯电汽车销量最新排行榜单 一月国产新能源车销量

文章插图
1月新能源车型销售情况
在车型方面,比亚迪汽车有6款车型进入销量前10 。1月,比亚迪宋销售49709辆,同比增加139.9%;比亚迪海豚售出17582辆,同比增加65.8%;比亚迪元PLUS销售14342辆,同比增长617.1%;比亚迪汉售出11718辆,同比下滑8.3%;比亚迪唐售出8542辆,同比减少3.4% 。比亚迪秦售出14184辆,同比减少46.6% 。
比亚迪特斯拉车型霸榜 8款车型进前10强
除比亚迪外,特斯拉中国旗下Model Y、Model 3 均进入销量前10 。Model Y销售14184辆,同比减少13.3%;Model 3售出12659辆,同比增长323.7% 。从进榜数量来看,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汽车共计有8款车型进入销量前10 。在新能源领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更为明显 。
理想L9是唯一进入销量前10的造车新势力车型 。1月,理想L9售出7996辆。同时,理想L8销售6099辆 。除理想L9、理想L8汽车外,蔚来ET5销量也在5千辆以上 。1月,蔚来ET5售出5795辆 。
在热点车型方面,长安汽车旗下深蓝SL03 PHEV售出5380辆;问界M5销售2732辆;腾势D9售出6438辆 。阿维塔11销量成功破千,售出1415辆;红旗E-QM5售出6703辆,同比大增1209.2% 。Smart 精灵1# 销售3170辆,也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交付期 。
相对来说,合资车型仍然没有起色 。销量最高的是宝马3系BEV,以3624辆的成绩排名第23 。奔驰E级的插电混动版以1878辆的销量排名第32;但是奔驰的国产EQ系列仍然销售不佳,EQE销售289辆,EQB189辆 。奥迪销量最高的是一汽大众奥迪Q4 e-tron,销售仅508辆 。
【纯电汽车销量最新排行榜单 一月国产新能源车销量】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高于同级别车型 。受制于原材料、电池等大幅上涨,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盈利不佳 。但从特斯拉中国、华晨宝马旗下电动车型大幅降价的结果来看,以价换量的策略是受到市场认可的 。因此,未来的汽车企业不仅要拿出好的技术,更要善于控制成本 。一旦增速放缓,进入存量博弈时代,企业比拼内力不可避免 。

    推荐阅读